上一次翻開讀懂一本書,大約是在一年前;我不喜歡看書,應該說只要是一堆字湊在一起,總是會讓我變得很沒有耐心。
雖然我很喜歡看漫畫,可是有時候上面的字如果多了一點,我就會快速略過,除非整篇看完發現有些地方不能理解,這時我才會回頭去從新瀏覽。
這麼不喜歡看書的人,為什麼開始拿起書本呢?
原因是我發現自己的思考範圍,已經沒辦法解決我的問題;大約一年半以前,公司改組,結束了我快樂的上班族生活。
這突然其來的壓力,成為我找尋答案的助力,我開始往書裡去找,找尋面對現實的力量。樊登說:實際上那些讓你苦思冥想的問題,不管是愛情,職場或人際關係,大部分人都經歷過。而這些問題中的大部分都要已經被人解決,寫成了書。因此書是大部分問題的出口。
如果我當初沒有翻開任何一本書,我不會知道社會本來就是這樣的現實,也不會知道閱讀其實也是有技巧的,更不會知道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影響一個人行為最大的原因。
讀懂一本書最主要是告訴大家講書的重要性;作者提到,講書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學習方法。簡單說光是閱讀再加上作筆記還不夠,如果能夠把內容內化並有條理的說出來給別人聽,表示你一定已經非常了解內容。
換句話說,為了準備教授給別人的內容,呈現書裡最精華的部分,過程中必定是絞盡腦汁,反覆思考、推敲、編排,這樣準備一輪下來,等於在鍛鍊我們的大腦鍛鍊。
因此講書應該是屬於內容的再創作。不過樊登說,講書基本上還是以書中原文為主軸,應該避免加入太多個人的想法,這樣聽起是不是感覺又有點矛盾呢?
其實一點也不矛盾,樊登在書中提到幾個內容再創作的幾個原則,我在這邊列出來分享一下:
原文寫得好,把它唸出來就好
知識輸出的時候,照搬原文的表達不要超過百分之十。由於作者強調講書是屬於科學瘦身,最主要的目的是將一般人難以理解的內容,轉化為大眾容易了解的內容;那麼不要直接複製貼上的原因,應該不難理解。
作者最愛總結性的內容,他說書裡最精華的部分是結尾,大部分作者會用心打磨該如何做出好的總結。
利用故事把一個道理說清楚
作者建議能夠用故事說,就盡量以故事來說明。比方說我看絕地救援裡主角面對困境的態度,讓我聯想起劉軒的天上總有雲,但你才是天空。
人生不如意的事,本來就是十之八九,但你可以選擇繼續消沈或積極面對。那麽我在寫心得的時候,便可以將這部電影的故事借來說明書中的道理。
那麼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,對我寫的內容就會更有感覺,不管是認同或者不認同。
切忌改變書中的觀點
作者強調這點很重要,我們可以覺得書中舉例舉的不好,換一個更貼切的故事;或者因為內容而產生的個人想法,可以另外增加說明,但我們絕對不可以在沒有說明的情況下,改變書的原意。
遵循原書邏輯,有目的性的側重
即使是講書,也應該遵從書裡的幾本架構;只不過有時候為了吸引聽眾的耳朵,我們必須找一個切入的角度,這個角度就不一定是從書裡第一章開始了。
作者稱這些切入角為建構坡道,簡單說再理解了書中的內容後,找一個不管是書裡吸引人的段落或自己發生的故事來作為開頭,這也是作者認為最難的部份。
坡道其實不難發現,只要們在讀任何一本書的時候,仔細看看封面與封底上的文字,就可以發現許多對本書寫的非常貼切的切入重點。
比方說讀懂一本書封底就寫著,面對琳琅滿目的書,不知道該買哪一本嗎?讀了大量內容卻無法內化變成自己的,浪費時間?最後一句寫的很棒:只要說話就暴露智商,邏輯不通,重點不明,條理不清,有讀沒有懂?
後記
以前就算是有看書,也不會去注意書的目錄,更不要說是封底還要封面再講些什麼;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有提到,大部分商管書的作者,會花大量的時間來製作目錄,目的希望讀者能夠理解書裡的內容。
封面及封底則是為了吸引讀者翻開這本書,出本社絞盡腦汁想出的文字,因此要說是精華也不為過。當然如果我沒有跨入閱讀的這個世界的話,我永遠不會知道這些有趣的事情。
重新翻閱上次寫的心得筆記,有一種書本摘要的感覺除了順著書本架構的內容之外,幾乎沒有自己咀嚼過後說的話。
很慶幸我會再回頭檢視自己寫的內容,並思考著如何改進,這是一個好的方向。相信只要方向對了,邊寫作邊修正之下,也能夠漸漸讓我寫的更貼近讀者,共勉之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