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著女兒對著Twice 與Bts 的Mv手舞足蹈的樣子,讓我想起自己很小的時候,那個時候哪有什麼韓流來襲,聽個音樂也不像現在這麼簡單只需要滑滑手指;當時我最喜歡的歌手是王傑,說到王傑,在那個年代可是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,應該可以說是紅片整個亞洲也不為過。
大概⋯三十還是二十幾年前左右,許多港星都會來台灣發展出唱片,香港四大天王應該是不需要多做介紹,以前實體唱片的銷量是非常驚人的,大家都想來台灣分一杯羹;年輕時打工曾經待過唱片行,那個場景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難想像,記得每逢假日站收銀的時候,拿著一塔一塔cd的結帳客人,補都來不及買的情況,一點都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。
印象中人生第一次去買卡帶時,老闆還問我需要貴一點的還是便宜一點的,只有小學的我,其實不太懂他的意義是什麼,當然選便宜的那個,原來所謂的便宜就是老闆自己盜錄的卡帶,你問我便宜多少?大概便宜二三十塊台幣左右,似乎對盜版來說,也不是真的很便宜。
對於音樂喜好,每個人最少應該都能夠寫個四五百字的文章沒有問題,簡單來說,音樂無所不在;最近看了一部韓國電影,以及一部韓劇,電影呢,我沒看完,至於韓劇我則是正在看,兩部片的感覺不會差太多,都是殺人、驚悚、懸疑的氣氛,步調也多處雷同,唯一的差別是在很多靜止畫面裏,那部電影一點聲音都沒有,這讓我感覺到巨大的沈悶,而那部韓劇則是在畫面背後伴隨著大大小小的背景音樂,像是一面劇情的路標一般的指引著方向。
雖然我不懂電影,也沒有深入研究過音樂,以上案例只是個人感受的分享,但不可否認的是,音樂真的是無所不在,而且處處在影響與感染著我們。
搖滾經濟學,在知道這本書的時候,我就非常有興趣想了解內容到底是什麼?雖然經濟學我不知道是什麼,但搖滾確實是我最喜歡的曲風;活到了現在這個年紀,終於有一點明白為什麼老人都傾向聽老歌,因為那些歌也許是一件事、一個地方、或是一個人,它就像回憶的鑰匙,幫你打開它的大門。
比如說Guns&Roses 的Sweet child o’ mine的前奏響起,瞬間我會起雞皮疙瘩,只因為那實在是太經典了,而且馬上勾出我短暫學吉他的那段記憶;不過其實我也沒有特別深入研究過搖滾的歷史與變化,可以說是有時候朋友介紹、廣播聽到、或是人們口耳相傳的口碑,在隨著自己的直覺,去找搖滾樂團,這剛好符合書裡提到的可能因為從眾效應再順應上科技的發展,最後進而產生超級巨星模式。
前美國總統歐巴馬任期時的經濟顧問委員主席,也就是本書的作者亞倫·克魯格(Alan•bKrueger)
,將原本搖滾經濟學演講的內容,再進一步深入探究,最後集結成書,主要運用音樂產業來說明經濟的發展;作者提到根據他的經驗,他發現最有效的學習方法,不是透過抽象的原理或公式,而是一個個小故事,而音樂不就是故事嗎?
接下我想要分享一下本書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三個地方:
想要成名,運氣很重要
最近因為公司改組,從原本平面攝影工作,變成現在要支援影音組做直播,以前我也許會非常排斥這樣的安排,但現在我反而希望能夠更多元的發展自己。
再一次的外景直播中,訪問了兩個樂團,他們的技術與音樂,對一般人來說,都是屬於高手等級,但不光是我,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團是誰。
朋友圈當中,也有幾位對音樂極度有興趣的人有在組團表演,但這都可以說是興趣,沒辦法拿來當做謀生方式,而在檯面上我們認識的那些明星,事實上可以說是萬中選一。
雷吉納 杜威(Reginald Dwight)是一位害羞的二十歲大男孩,原本是藍調學樂團的鋼琴手,一天他看到一則廣告寫著徵求歌手與詞曲創作者,於是雷吉納不假思索的前往倫敦的自由唱片公司應徵(Liberty Records),他一到現場就發現已經有非常多的錄影帶與信件堆在桌上,雷吉納自己說明過當時的情況:「當時有人在那張桌子後面問到:你都會些什麼?我回答:唱歌、作曲、但不會寫詞。於是他回:這樣阿,那這封信你拿去。他從一疊信中挑出了一封信,任何一封都有可能喔,但這真的是宿命;後來在坐地鐵時,我將信打開,這正是伯尼 陶平(Bernie Taupin)寫的信。
五十年後的今天,杜威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艾爾頓 強,他回想起二十歲那年與十七的陶平相遇,他形容為宿命,至今仍然感到不可思議,兩人合作了三十張專輯,賣出超過三億張唱片,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歌手與詞曲人搭檔。
就像比爾蓋茲一樣,他在2005年湖濱中心畢業典禮上演講提到:「如果沒有湖濱中學,就沒有微軟。」,因為湖濱中學是當時少數有電腦的學校之一,因此蓋茲對於軟體的基礎打的很好。
也或許亞馬遜剛發跡的時期,有許多類似的相關企業,但只是現在存活下來的是亞馬遜而已,那所以其他人不夠努力嗎?
演藝圈律師伊斯曼曾經恭喜過戴維 蓋芬(David Geffen)簽下柯本與超脫樂團,認為蓋芬是圈內數一數二的聰明人;但蓋芬回答,超脫會這麼紅,他與伊斯曼一樣是哥兒到意外的,伊斯曼回想起蓋芬曾說過:「我得坦承,我們當初也不知道他們行不行,他們是自己找上門來的,然後就紅了」。
超脫在我這世代,喜愛搖滾的人,應該沒有人不認識,他們算是油漬搖滾(Grunge)的頂峰之最,油漬搖滾也是90年代最受歡迎的硬搖滾流派。
事實上沒有人可以ㄧ眼就相中贏家,就像畫作買手一樣,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,大量購買,然後只要裡面有中一樣,就能夠翻轉一切;所以即使有著賠錢的風險存在,只要唱片公司壓對了一張寶,那一切都將不一樣。
音樂人是擁有多種產品的企業
就像蘋果是一家擁有多項產品的公司,不但出售iPhone、iPad還有電腦等硬體設備,還透過Apple Music 銷售音樂,Apple Book販賣書籍。
不過音樂人與一般企業不同在於,他們從最受歡迎的產品(唱片)中獲得的收入卻是相對的少。
過去音樂人都會對巡迴演唱會的虧損覺得理所當然,他們將演唱會當做宣傳、增加知名度與磨練技術的手段,因此舉辦巡迴演唱會的目的都是為了賣出更多的唱片,所以往往都會壓低演唱會的價格。
但如果情況反過來了,自1981到2018年間,演唱會的平均門票漲幅超過400%,檔案分享嚴重影響藝人從唱片中獲得版稅;現在演唱會被視為最主要的利潤來源,而數位音樂卻成為替演唱會宣傳的一大利器。
演唱會賣的是體驗,不是音樂,儘管音樂已經變的像水一樣更容易取得,但湧向演唱會和音樂節的人數卻屢創新高,Q prim 老闆伯恩斯坦說過:「在娛樂圈,沒有什麼比得上現場音樂帶來的體驗」。
21世紀初的數位化帶來對音樂銷售兩個重大的影響,第一數位下載侵蝕實體商品的營收,再來是檔案分享還有非法盜版讓專輯唱片營收一片慘淡。
然而串流服務的崛起,結束了音樂銷售歷經15年的停滯與衰退,唱片銷售終於在2016年開始回升。
音樂圈的串聯服務,就好比吃到飽的餐廳,樂迷只需要按月繳交會費,或是忍受擾人的廣告,就幾乎可以聽遍史上所有發行過的專輯,而串流音樂平台也造就了音樂的無國界化,使得更多元的音樂能夠呈現到我們耳。
超級巨星模式
科技誇大了市場規模,而這正好是超級巨星能夠賺近巨額所得的基本要素,然而想要打造超級巨星市場,市場規模一定要大,正好網路就是有一個寬廣沒有距離的地方。
憑著規模的力量,才華細微的差距,很可能帶來經濟報酬上巨大的落差,而且才華往往難以判斷與預測,因此運氣在覺得超級巨星市場的贏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之一,就像上一章節講的,很多因素與偶發事件足以讓一個人攀上頂峰。
每一個人的音樂品味從來都不是獨立發展而成的,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從眾效應,讓當紅的音樂變得更加火紅。
當產品熱門的程度主要取決於社群網路的傳播,就會產生兩個關鍵的經濟影響:
一:熱門產品的分佈呈現高度集中,爆紅產品會吸收大部分買氣。
二:爆紅產品容易受到隨機干擾而汰換,像是新產品進入市場,並在淺在顧客網路中擴散。
以統計學的術語來講,透過粉絲網路帶來的資訊串聯和音樂偏好,會產生人氣的幂律分佈,簡單說最紅商品人氣是第二紅商品的數倍,而商業界常見的幂率應用則是,80/20法則,就是二十%2的顧客決定八十%的業績。
民眾的信念、知識還有行為受到同伴的信念、知識和行為影響,正是這種社會動力導致幂率關係產生;而這種動力也剛好助於說明至關重要的總體經濟現象,包括金融危機、房地產泡沫化。
超級巨星當然不只存在於音樂產業裡,像是谷歌、蘋果、亞馬遜等,都是因為成功部署科技創新,這些創新讓它們得以運用龐大的規模經濟,相對的有人也開始擔心這些企業會利用優勢地位來扼殺競爭。
超級巨星企業還有一個特色是,能夠利用產品的互補性來成長,產生更多的營收與利潤,也就是說他們利用自己在某個市場的規模,取得另一個市場經的優勢。
舉例來說蘋果使用Apple Music 音樂平台來刺激iPhone 的銷量,或是像臉書收購Instagram 以便在網路社交平台上使用這項服務,觸及更年輕的用戶;也就是說類似於超級巨星歌手在YouTube頻道累積人氣來販售演唱會門票於周邊商品。
結語
音樂實在是無所不在,也可以說是接近空氣的存在了,不管是婚禮、喪禮、大至選舉活動,小至生日派對,音樂就是如此環繞在我們周圍。
音樂的功能其實不只與其,許多研究指出能夠使人更加快樂,甚至能夠有助於減少壓力荷爾蒙,對健康有很有益處,包括促進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健康。
數位化確實衝擊了許多行業,但也相對激發了許多創意產業,20年前,你想玩個單眼相機,可能沒那麼容易、20年後,你想隨時剪輯一隻影片,應該沒有不可能;現在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台高效能的計算機,時代就是這樣快速變遷著,由不得你,也由不得我。
就像音樂產業一路走來一樣,各行各業受到衝擊後,有些人因此落敗,但總有人能夠生存下去,甚至可以反利用這股潮流;然而在聽音樂的同時,也許就是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,才應該是我們特別需要關注與學習的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